马鞍山环球雅思学校

全国咨询电话

0555-2475959 / 2495959

首页 > 托福 > 机经 >

考情速递丨7月23日托福机经出炉

2025-07-28 15:52:58 编辑:无 浏览:(73次)

 

01

Reading  阅读部分

1、日本城市化过程

2、18世纪美国公司扩张

3、松鼠储存食物策略

4、火星生命研究探索

5、中国制盐业发展

6、蜜蜂生活习性

 

 

背景知识补充

 

火星生命研究探索

由于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早期历史阶段,它的环境条件曾可能适合生命的存在。科学家通过分析火星的地质特征、气候变化以及水的存在,推测火星过去可能曾有河流、湖泊和海洋,这些都是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

早期的火星拥有浓厚的大气层和液态水,这使得其表面环境可能温暖而湿润,适宜微生物等生命形式的生存。通过遥感技术和探测器,如“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科学家们分析了火星土壤和岩石的成分,寻找可能的生命痕迹。例如,科学家发现火星岩石中存在曾与水反应的矿物,证明火星表面曾经有过液态水流动。

此外,火星陨石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线索。科学家发现一些陨石中包含与地球上腐烂生物相似的化学物质,暗示这些陨石可能曾在火星上受到过微生物活动的影响。通过对火星陨石的详细分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陨石可能在数十亿年前从火星表面被撞击飞出,并最终落在地球。

这些发现表明,尽管火星如今的环境极其寒冷且干燥,但它曾经拥有支持生命的条件。火星生命研究不仅增加了我们对火星的了解,也为探索生命在宇宙中的起源和分布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若在未来的研究中证明火星曾孕育过生命,将为我们提供关于生命在宇宙中的普遍性、起源以及演化的重要洞察。这一领域的不断进展,激发了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浓厚兴趣,也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02

Listening  听力部分

 

 Conversation部分

C1:学生对于语言诗歌这一名称,感到困惑以及不理解

 Lecture部分

L1:通过拼贴画创造出的心作用。

L2:太阳风与地球风的相似性,随后讲了太阳风的作用。

L3:木星卫星的地质特点

 

 

 

背景知识补充

 

 

木星卫星的地质特点

木星的卫星

截至2018年7月,人类已经发现了79颗木星的天然卫星,是太阳系行星中数目最多的。距离木星最远的一颗卫星(有编号的)是木卫十九,距离约2469万千米(未有编号的S/2003J2,距离约3029万千米)。距离木星最近的为木卫十六,其距离仅仅只有约12.8万千米(差不多是近地月的三分之一距离)。木星有4颗在地球上看来最为显眼的天然卫星,它们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它们是木星卫星中的,是在1610年由伽利略发现的,所以也叫伽利略卫星。

木卫三

在伽利略卫星中有一颗比水星还要大的卫星,它就是木卫三,木卫三同时也是太阳系中的卫星。木卫三的表面有火山的活动,但不同于地球上的火山,因为木卫三平均温度约为-160度,非常的寒冷,所以其表面往往是冰火山。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出来的是滚热的岩浆,不过冰火山喷出来的是冰岩浆(水、氨、甲烷一类的挥发物)。木卫三还有个不可思议的地下海洋(盐水),是由伽利略号探测器发现的。

木卫一

木星的天然卫星木卫一在伽利略卫星中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因为很靠近木星,所以会受到木星强大引力的“拉扯”。导致其内部非常活跃,从而引致其表面有很多座活火山,当前的数据看来至少有400多座活火山,是太阳系中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天体。其表面之所以看起来五颜六色是因为它广泛的火山作用导致各种各样材料散布的结果,这些材料包含硅酸盐(例如直辉石类)、硫磺和二氧化硫等。

木卫二

木卫二是一颗*的卫星,它的表层下面可能是深度约100公里的海洋,很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木卫二在伽利略4颗卫星中是最小的一颗,其直径只有约3120千米,比月球3474.8千米要小点。木卫二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其表面是一层约10到30公里厚的水冰地壳,核心可能与地球类似由铁-镍组成。木卫二的表面是太阳系中最为光滑的表面(高低落差不大),有着迷人的裂纹,其裂纹的形成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木卫四

陌生而又熟悉的木卫四,木卫四的表面到处都布满了陨石撞击坑。木卫四的轨道在四颗伽利略卫星中距离木星最远,约为188万千米。木卫四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水组成,更加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伽利略号探测器发现木卫四表面以下大约100公里处可能有液态海洋的存有,主要以盐水的方式存有,其厚度可能达到约250千米。有水就可能有生命存有,不过比起木卫二,这里环境更加恶劣,所以生命存有的可能性比木卫二低。

在地球上观赏木星从地球上看木星是相当明亮的,仅次于日月金星,不过有时火星的亮度会超过木星。木星距离我们遥远,在地球轨道之外,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木星表面几乎全部被太阳光照亮。要想看到木星的月牙形状,就只有太空探测器近距离才能够看见。

 

 

 

03

Speaking  口语部分

Task 1 

在课堂上穿插小游戏,对于学习是不是一个good idea?

题目难度:普通

题目本身来讲难度并不大考生在构思题目的时候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整体上说常规思路就可以比如说学生课业繁重会有很多压力课堂难免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小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娱乐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Task 2 
阅读中心:学校之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小花园,让学生在那边种一些花花草草,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学校决定把这个花园关闭
理由1:是因为植物长得不怎么好
理由2:是把这片花园清掉之后,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他们能够hang outrelax的地方
听力:男生不同意这个观点
理由1:因为他是参加了种花项目的其中一个人,这些东西长得确实不怎么好,但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们,不太清楚该怎么去养这些花花草草,他们需要的water requirementspace requirement是不同的。如果有专业的教授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的话这些花花草草可能会长得更好,而且学校放弃的太早了。
理由2:是这个地方的只适合特定的植物生长,因为它太sunny了,学生们如果要在外面玩的话,会比较喜欢有shade的地方。并且学校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了
题目难度:普通 

题目整体难度不高,也是题库中的老题。听力部分整体的难点在于内容量,在短短六十秒的时间要把这些信息清晰流畅的进行完整的转述,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考生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加快一些语速,同时注意好时间分配和语法的准确度。

Task 3 
阅读概念:co-extinction

在自然的环境里,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会导致和它相关的另一种生物灭绝。

听力事例:
听力里教授举的例子是,在亚洲有一种vine消失了,他的消失导致了一种蝴蝶的灭绝。这种蝴蝶会在这种植物上产卵,并且它们的幼虫会吃这种植物的叶子才能长成成虫,这种植物灭绝了之后,蝴蝶没有地方产卵也没有叶子可以吃了,所以这个蝴蝶也就灭绝了
题目难度:普通 

生物类的听力篇章,在专有词汇方可能对一部分考生有些干扰。同时,在注重信息的全面转述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好基础语法。题目当中讲述了一个曾经灭绝的物种,所以整体的时态需要采取过去式来进行表述。同时,考生需要注意好主谓一致。

Task 4 

过去人们manipulate photographs的两种手法

1、因为早前的时候摄影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时候照片会很糊不太好,这个时候早期人类就会试图去调整它一种方法,是通过cut and paste

适用于团体照片,如果有人动的话,这个照片就糊了,这个时候这个摄影家就会倾向于在照相的时候多照几次,把照片剪开,挑出来最好的拼凑在一起。

2、另一种方法是 Over painting

适用于家庭照片比如说一家人在一起合照,摄影师会格外关注皮肤的色调,如果照出来不好的话就会自己用水彩在上面画,让照片看起来more realistic

题目难度:普通 

整体的内容量也偏大,考生需要注意好语速。同时,考生需要注意好时态的准确使用,描述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以需要注意好过去式的准确使用。

 

 

04

Writing  写作部分—综合写作

上午场综合写作
全盘重复2025年4月23日考试题目
 
第一套

阅读:美国的Death Valley300kg的大石头会动(sailing stones)

阅读中推测可能的原因:

1.是风吹动的,因为存在关于山谷里有大风的纪录,且天下雨的时候,muddy变得很平,适合让风吹动石头

2.地下水晚上结冰,石头就能动了

3.人类恶搞的,比如麦田圈就是

听力反对阅读的说法,理由分别是:

1.没有风强到能吹动石头,并且给了张照片,石头陷在muddy里,按阅读的理论,石头不应该陷下去的

2.沙漠中水根本不够,且温度太高,就算晚上结冰,白天就化了,没法搬动石头

3.如果是人干的,那一定会留下痕迹,这种muddy里没有人能做到不留痕迹,而现场既没有人的痕迹,也没有马的痕迹

第二套

beavers 河狸should not be released in England

1.Beavers use wood build dams,这样就会block the water flow

2.Beavers dig holes,然后使ground above腐烂,不利于farmland

3.Beavers’ teeth are so strong that they will burrow in trees and thus kill the trees

听力:releasing beavers的好处大于坏处

1.Beavers并不会在每条河流中build dams,很多build dams的河流是still

2.Beavers通常在Long river中,通常long river水流很快,beavers可以slow down the water flow,这样对农田有利

3.把有些trees kill掉反而使vegetation多样化,因为部分树木挪调之后会使原本在树荫下的植物有更多的阳光,这样这些vegetation就可以长的更好,就会出现一个new ecosystem.

第三套

Phoenicians(腓尼基人)是否是大西洋岛屿的第一批定居者

阅读认为:Phoenicians是第一批定居者,提出三个原因

1.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有宗教用品,比如stone altarbowls与腓尼基风格相似

2.在洞穴中还发现了Phoenician coins (腓尼卡硬币)

3.Phoenicians以海上航行而闻名,所以对他们来说,长途跋涉到这个岛屿并不难

听力一一反驳:

1.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实在洞穴中发现的物品是仪式的宗教物品,所以不能证明洞穴是曾经Phoenicians用来宗教活动的地方

2.腓尼基人曾经去过葡萄牙的一个小镇,腓尼基硬币可能留在了那个小镇,阅读的作者把这两者搞混了

3.大西洋的洋流和海浪是向东移动的,当时的腓尼基人不可能向西航行到岛屿

 

 

04

Writing  写作部分学术讨论

上午场学术讨论
全盘重复2025年4月23日考试题目
 
第一套 【重复2024.04.13】

Starting this week,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the effect that pollution has on our environment. Specifically, we will focus on the pollution waterways, which has caused significant health problems around the world. Large amounts of plastics, industrial waste, and trash pollute the oceans and rivers. I want you to consid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much can individuals help solve the water pollution problem compared with large institutions such as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s? Please explain your position.

 

【参考思路】

个人行为看似微小,但集体选择能重塑市场逻辑与企业策略

消费抵制行为,在2019年全球减塑运动导致星巴克、可口可乐等企业承诺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所以,个人的环保选择不仅是道德行为,更是经济信号——当足够多人拒绝污染产品时,企业就会为生存必须转型。

 

第二套 【重复2023.08.16(家考)】

In many countries, the standard workweek consists of eight nours of work each day for five days per week. Now, though some people advocate a shorter workweek: a four-day workweek with no decrease in workers' pay.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this of course. 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instituting a shorter, four-day workweek, and why. 

 

【参考思路】

同意:有利于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具体来说,从家庭需求上看,父母可协调育儿时间,减少对第三方托管的依赖;个人发展上看,员工有更多时间参与培训、创业或志愿服务,提升长期竞争力;健康管理上看,定期医疗检查、运动或心理咨询成为可能,降低慢性病风险。

 

第三套 【重复2023.08.02(家考)】

In the next few weeks, we'll be talking about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Let's begin by discussing one popular idea-creating car-free central zones. Some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recently designated their downtown areas as being automobile-free which means that vehicle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city centers. Do you think that more cities should make their central zones car-free? Why or why not?

 

【参考思路】

无车区是有利的:

无车区可以减少市中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市中心的无车区可以限制车辆的进入,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是市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另外,减少车辆的鸣笛也会减少噪音污染,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宁静。

下午场次-第四套(重复2023.08.27 

Dr. Diaz

This week, we will be discussing retail sales. One popular model of retail is "superstores"very large stores, typically owned by corporationsthat sell many kinds of different products. We will compare this business model to local retailers, typically small or specialized stores with local owners, such as a camera shop or a small neighborhood grocery store. Do you think it is more beneficial for people to shop at small local stores rather than at superstores? Why or why?

【参考思路】

大超市

1、更优惠,时常有折扣

2、更方便,线上店,可以直接选购商品之后送到家

下午场次-第五套2023.09家考)

This week we are discussing labor shortages. That's when there are more jobs in the economy than there are qualified people to fill those jobs. During a labor shortage, companies have to compete with one another to attract people to work for them. In your online discussion, please explain what you think companies can do to make themselves more attractive to potential employees.【开放性问题】

Andrew:

I think one thing that makes a company attractive is location. When companies choose a location for a facility, they should think about whether it's a place that employees want to be. For example, locating a workplace in a big city where there are lots or shops and entertainment options could be a good way to attract new empleyees.

Claire:

It might sound unimportant at first, but I have heard of companies that provide their employees with a variety of food options in their facility. These companies don't just have a cafeteria; they also provide coffee bars and free snack stations for their employees to make working there more enjoyable. I think this also makes employees feel appreciated.

【参考思路】

第三种方法:提升员工的满意度,除了更高的薪水,还要包括晋升途径和合理的假期安排等福利待遇,来吸引潜在的好员工。